春天的诗句祝福语大全个性签名如何表白英语句子 情书幸福离别

读后感

您现在的位置: > 作文 > 读后感 >

朗读手册读后感

时间: 2015-09-18

篇一:《朗读手册》读后感

《朗读手册》给人感觉可能是本有关如何提高朗读技巧、提高阅读分数的书。但读了几页你就会发现,其实这本书更强调的是“渴望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朗读手册》就是一本培养孩子对读书的渴望,使他们热读书,乐于读书,迷恋读书的指导手册。

看到这本书,我首先被书的封面上的这段话所吸引了: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

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便是朗读的重要。作者倡议家长或老师要“大声为孩子读书”,并介绍了这样做的神奇效果:艾林出生第一天起,她就开始给她读书。15个月时,艾林阅读量达到30本书左右,21个月时,艾林就可以说出完整的句子,24个月时,艾林已经知道1000个词。罗伯特艾伦6岁时就成为孤儿。7岁时,他的姑婆开始读书给他听。后来,他读一切他能获得的书。他从未上过一天学。直到32岁进入一所小型学院就读。3年后,他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接着,他获得了凡德比大学的英文硕士与博士学位,如今在田那西马丁大学任教。

看,给孩子读书就是具有如此神奇的效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因为:

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

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

其实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是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上阅读呢?

以前我们认为,让孩子(学生)自主阅读是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基本途径。但《朗读手册》告诉我:帮助孩子延长集中注意力时间的最好方式是读给孩子听。读故事给孩子听,并留意他们听故事时的反应,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因为专家研究指出: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听力在八年级(初中二年级)时会达到相同的程度。在这之前,通常听力比阅读能力强。听故事除了可以增进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外,同时也将较高程度的词灌输到他们的耳朵里,他们会把这些词传入大脑并记忆下来,进而增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其实在这段时间的大声朗读活动中,我也有很深的感触。虽然孩子们的坐姿各种各样,但是看得出来,孩子们都在听。连班里最不会听讲的同学也听得有滋有味。读了一段时间之后,班里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就自发买来老师朗读的书籍。或是提前阅读,或是跟着老师的朗读进行阅读,或是在老师读后进行延续阅读。这说明,我们的朗读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动机和阅读兴趣。

所以,在最后,我想以这句话与老师们、们共勉:大声为孩子朗读吧!

篇二:《朗读手册》读后感

最近学校里发给每位教师一本《朗读手册》,仔细阅读发现该书有三大特点:一、事例生动,引人入胜。二、语言通俗,让我们很容易知道怎样带领孩子阅读。三、事实确凿,让我们信服这些做法为什么对孩子的阅读有帮助。读完后,触动很大,感受颇深,感觉受益匪浅:

首先,让我知道阅读能带给孩子很多好处。用书上女儿都能记住的话说,你为孩子读的书越多,孩子的理解力就越强,孩子就越聪明。

其次,我们应创造条件让孩子看各种各样的书。书中说,童年时期看漫画的人,长大以后往往会变成阅读能力较强的读者。其实提到漫画,我总感觉很困惑,总认为多看这些书会害了孩子,因为孩子是那么的着迷。书中还说,年龄小的孩子应多读漫画书,因为只有他理解了,才会感兴趣,感兴趣才会去更多地阅读,才能提高阅读能力,进而慢慢地提高阅读的兴趣。仔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当我们对一本书读来读去,一头雾水的时候,你还有兴趣读下去吗?何况他们还是一群孩子,所以,放心地让孩子们看吧,让他们看各种各样的书,让他们感受读书即享受的真谛吧!孩子们看的动漫故事,不防我们也拿来读一读,找到他们入迷的原因,然后帮她找到真正的好书。

第三,我们大人都不写读书报告,也不用勉强孩子去做这些事。很赞同《朗读手册》中的观点“你阅读得越多,写作也会更好。写作成绩最好的学生,并不是那些每天写作最多的人,而是那些平时就将阅读当作消遣,家中有很多读物,并常写随笔的学生。”

最后,让我了解到看电视与阅读的效果不同。电视本身没有问题,因为从来没有哪一台电视机发生过损害人类大脑或造成犯罪的事。但长时间的看电视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孩子的情感发展及注意力的培养,特别是过度看电视对女孩子及高智商的学生的负面影响更大……而长期的阅读不但能开阔孩子们的视野,还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如何妥善处理看电视的问题中的伍德夫妇的作法很是让我感到惭愧,为了孩子的美好明天,我要以身作则,坚决控制孩子和家人在电视前时间。你为孩子读的书越多,孩子的理解力就越强,孩子就越聪明。作为孩子的家长,我要做一个真正的读者,做一个孩子阅读的引领者,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来引领孩子的阅读。

篇三:朗读手册家长读后感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这是《朗读手册》下面的一行小字,我却感到了这话的分量,因此喜欢上了这本《朗读手册》。

这本书是美国的吉姆.崔利斯写的,他是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朗读手册》是他数十年儿童阅读指导研究与实践之总结,书中通过众多具体、可信的案例,指出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阐明了朗读的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它帮无数的家长、老师解决了棘手的教育难题,让无数孩子成为终身的书人。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一个,平时也在思考怎样让孩子能上读书,把阅读作为一种终身的习惯、一种酷的嗜好。

这样的思考没有系统,做法也是七零八落的。想想自己曾经给读四年级的女儿读《封神榜》,当时也没有想到这样会让孩子上读书,只是感觉死马当成活马医,怪自己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多给孩子读书,以为孩子认字之后可以自己读书了,四年级了还让我读,那是不想读书的表现,把读书当成一种负担,当成一种任务来完成,孩子经常要求我她看一部分,我给她读一部分,我可是耐着子跟她读了一段时间,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儿真的上阅读了。

在《朗读手册》中说到,朗读有许多目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激发孩子以自行阅读为乐的动机。研究儿童听力的专家表示,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听力在八年级时会达到相同的程度,在这之前,通常听力比阅读能力强。因此,孩子能够听懂并理解那些复杂、有趣的故事,却无法自己看懂故事书。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孩子听故事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孩子大一点仍应该继续读故事给他们听。听故事时,除了家长和孩子(或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之外,你同时也将较高程度的词灌输到他们的耳朵里,最后,他们会把这些词传输到大脑,并记忆下来,进而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

有了这本书中就有了给孩子多读书,读好书的理论依据。我在低年级的教学中,一定要多给孩子读书,多给他们时间读书,多和他们一起读书。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