凇沪会战
1937年 8月 13日,驻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由杨树浦、虹桥既设阵地向中国军队进攻。中国方面由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率 3个师开进上海,奋勇抵抗,并主动出击,曾一度突破日军纵深,把日军打退到黄浦一江一岸边。14日,中国政一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紧急向上海增兵。15日,日军参谋本部以第 3、第 9、第 11师一团一编成上海派遣军,以松井石根为司令官,向上海出动,23日晨在吴淞口两侧陆续登陆。这时,中国增援部队也先后到达,编成第 8、第 9、第 15集一团一军,由第 3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指挥,在市区及吴淞口、宝山东西之线,以血肉之躯抗击日军地面部队和飞机、军舰的联合进攻。31日,吴凇镇失守。9月 5日,日军一部在30多艘军舰掩护下强攻宝山,中国第 l8军第 583一团一第 3营全体官兵,在营长姚子青率领下,顽强固守,与敌逐巷逐屋肉一搏拼杀,奋战两昼夜,全部壮烈牺牲。嗣后双方在罗店、刘行、庙行、大场一线形成对峙。
日军统帅部因久攻不下,于 9月 10日前后由华北和国内一抽一调第 13、第 101师一团一,由台湾一抽一调重藤支队,再次向上海增援。l1日,中国方面改由蒋介石兼任第 3战区司令官,增调第10、第 19、第 21集一团一军驰援,并调整部署,以第 9、第 21集一团一军为中央军,防守大场及市区;以第 15、第 19集一团一军为左翼军,防守浏河、罗店一线;以第 8、第 10集一团一军为右翼军,防守全公亭、金山卫一线,掩护上海南侧背。激战至 10月中旬,日军虽占领部分阵地,但双方仍在对峙中。为打开僵持局面,日军参谋本部决定再由华北和国内一抽一调第6、 第18、第l14师一团一、国崎支队等,编成第 10军,在杭州湾金山卫附近登陆,对上海形成夹击。中国军队在此方向虽有守备,但兵力单薄。l1月 5日,日军登陆成功,立即向上海突击,9日占领松一江一。上海守军腹背受敌,有陷于被围的危险,于9日开始全线撤退。12日,上海陷落。
凇沪会战是一次战略性战役。日军投入进攻的陆军兵力有 10个多师一团一,另有海军第 3舰队和航空兵一团一近30万人,据日方公布伤亡 4万多人。中国方面参战陆军有 6个集一团一军 70个师,另有部分海军和空军,共约 70万人,伤亡 16万人,广大官兵,斗志昂扬,前赴后继,表现出高度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坚守上海三个月,对日本战争狂人三月亡华的梦想是当头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