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爸爸讲奶奶的故事
时间: 2017-03-12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家三口围在露台上赏月。圆月挂在天上,皎洁而明亮。而此时的我,心中却想起了爸爸口中一奶一一奶一的故事。
据爸爸讲,一奶一一奶一小时侯的家原本是很殷实的,有田有地,住的是在当时看来很不错的瓦房。虽然一奶一一奶一并没有上过学,但一奶一一奶一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太外公,却读过好几年书,这在那个时代是比较少见的。一奶一一奶一就在这样殷实舒适的农家中出生、成长,度过了生命的最初几年。
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日本人就打进来了,用一奶一一奶一的话说就是“东洋兵造反了。”
一奶一一奶一的家在龙溪的边上。据一奶一一奶一讲,“东洋兵”第一次打来时,她还 不满五岁。爸爸说,一奶一一奶一的记忆应该是没错的,因为据《德清县志》记载,日军入侵德清就在1937年底。侵占德清后,侵略者曾数次沿龙溪向两岸各村、镇进行扫荡,每次扫荡,都是一路烧杀、一奸一一一婬一一、掳掠,无恶不作。其中,特别是1938年春天的那次扫荡,千余日军沿龙溪烧杀,所到之处一片火海,血流成河。
在一奶一一奶一的记忆中,她幼时的家曾先后三次被“东洋兵”烧毁,到最后,太外公再也无力重建哪怕一间像样的瓦房,只能搭一个夏不能避暑、冬不能御寒的草棚。一奶一一奶一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发生她五岁那年的中秋——推算起来,应该是1938年的中秋,不过爸爸说,那应该是一奶一一奶一的记忆有误,但一奶一一奶一却坚定地认为就是在中秋,以至后来每到中秋,她都要对爸爸、伯伯们提起当年的情景——那天,一奶一一奶一一家已经吃过了晚饭,太外公牵着一奶一一奶一的手、太外婆抱着一奶一一奶一的弟弟,也就是我的舅公,正等着月亮出来。忽然,远远传来了一声惊惶的叫一声:“大家快逃命,东洋兵又来了!”紧接着,四周就响起了人们慌乱奔逃的声音。
太外公那时还 有一条小木船。一奶一一奶一一家四口就坐上这条小木船,划向一个偏僻的芦苇丛躲藏。刚划出没多久,据一奶一一奶一说,就听见空中响起了“嗖嗖”的子弹划过的声音。舅公害怕,哭了起来,太外婆紧紧地捂住了他的嘴不让出声。好不容易总算划进了那片芦苇丛。惊魂稍定,回头望去,只见远处火光冲天,太外公好不容易再盖起来房子,正在化为灰烬。
“那天的月亮很圆,很大,但在那冲天火光中,变得很模糊。那火真大,一家人紧缩在船中,真冷。”爸爸常常像是在复述一奶一一奶一的话,但又像是他自己的说。
今天的月亮也很圆,很大。我站在通透的露台上,抬头望,冰轮洒清辉,低头看,霓虹闪烁,万家灯火。
安吉路实验学校705班 王骢儿
据爸爸讲,一奶一一奶一小时侯的家原本是很殷实的,有田有地,住的是在当时看来很不错的瓦房。虽然一奶一一奶一并没有上过学,但一奶一一奶一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太外公,却读过好几年书,这在那个时代是比较少见的。一奶一一奶一就在这样殷实舒适的农家中出生、成长,度过了生命的最初几年。
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日本人就打进来了,用一奶一一奶一的话说就是“东洋兵造反了。”
一奶一一奶一的家在龙溪的边上。据一奶一一奶一讲,“东洋兵”第一次打来时,她还 不满五岁。爸爸说,一奶一一奶一的记忆应该是没错的,因为据《德清县志》记载,日军入侵德清就在1937年底。侵占德清后,侵略者曾数次沿龙溪向两岸各村、镇进行扫荡,每次扫荡,都是一路烧杀、一奸一一一婬一一、掳掠,无恶不作。其中,特别是1938年春天的那次扫荡,千余日军沿龙溪烧杀,所到之处一片火海,血流成河。
在一奶一一奶一的记忆中,她幼时的家曾先后三次被“东洋兵”烧毁,到最后,太外公再也无力重建哪怕一间像样的瓦房,只能搭一个夏不能避暑、冬不能御寒的草棚。一奶一一奶一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发生她五岁那年的中秋——推算起来,应该是1938年的中秋,不过爸爸说,那应该是一奶一一奶一的记忆有误,但一奶一一奶一却坚定地认为就是在中秋,以至后来每到中秋,她都要对爸爸、伯伯们提起当年的情景——那天,一奶一一奶一一家已经吃过了晚饭,太外公牵着一奶一一奶一的手、太外婆抱着一奶一一奶一的弟弟,也就是我的舅公,正等着月亮出来。忽然,远远传来了一声惊惶的叫一声:“大家快逃命,东洋兵又来了!”紧接着,四周就响起了人们慌乱奔逃的声音。
太外公那时还 有一条小木船。一奶一一奶一一家四口就坐上这条小木船,划向一个偏僻的芦苇丛躲藏。刚划出没多久,据一奶一一奶一说,就听见空中响起了“嗖嗖”的子弹划过的声音。舅公害怕,哭了起来,太外婆紧紧地捂住了他的嘴不让出声。好不容易总算划进了那片芦苇丛。惊魂稍定,回头望去,只见远处火光冲天,太外公好不容易再盖起来房子,正在化为灰烬。
“那天的月亮很圆,很大,但在那冲天火光中,变得很模糊。那火真大,一家人紧缩在船中,真冷。”爸爸常常像是在复述一奶一一奶一的话,但又像是他自己的说。
今天的月亮也很圆,很大。我站在通透的露台上,抬头望,冰轮洒清辉,低头看,霓虹闪烁,万家灯火。
安吉路实验学校705班 王骢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