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呼唤
时间: 2017-03-12
前不久,我看《新闻联播》知道:国家主席一习一近一平主席对英国进行了“超级国事访问”,女王和菲利普亲王(即女王丈夫)为一习一主席的到访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一习一主席与女王夫妇同乘英国皇室的金马车返回白金汉宫。另外,卡梅伦首相邀请一习一主席夫妇前往契克斯乡间别墅举行“庄园会”。在一习一主席访问曼城时,卡梅伦首相还 亲自陪同。还 受到英国王室三代的出面会见,这样的规格,是够隆重的。
且不说皇家卫队如何威武整齐,也不说金马车如何金碧辉煌,其实真正吸引我眼球的还 是一习一大大夫妇参观白金汉宫女王画廊时的展品。展品包括瓷器、玉器、漆器等,那一件件一精一美的展品,大多是赠物,从古代到当代都有。其中圆形红黑漆盒,是1793年清朝乾隆皇帝赠与英王乔治三世的礼物。这些礼物见证了中国与英国一交一往的悠久历史。这些古代文明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而一同看《新闻联播》的父亲却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在英国的大英图书馆里,保存着无数中国流失的一精一美文物。”爸爸平时喜欢看历史书,我相信他说的不会有错。于是,我从电脑中搜索大英图书馆的藏品。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大英博物馆的电脑资料库中一共记了两万余件中国文物藏品,其中书画、织品等5224件,石、玉、金属文物18355件。光敦煌遗书在中国国内仅存两万件,而于英国大英图书馆的就有1.37万件。这些都是非法从中国得到的。
我向爸爸请教个中原因,爸爸给出的答案是:科技落后,政治腐败。技术落后受制于人,其根源是统治者腐败无能。
我从书中和爸爸的讲述中知道,我国曾是四大文明古国,有伟大的四大发明,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其中如青铜器、翠玉、字画、佛像、陶瓷等是中国古典文明高度发达的具体见证。但遗憾的是鸦片战争的失利和甲午战争的惨败,国力衰弱,无数瑰宝在历史沧桑中流失到了海外。如1860提英法联军一火烧圆园,对园内文物进行了空前洗劫,北京“自元明以来这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到珠宝奇珍,扫地遂尽”。损失是何等惨重啊!
今天,我们在异国他乡的博物馆中,看到从中国流失的大量宝的文物,不知心中会是什么滋味。文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的忠实记录者和传播者,它记载着历史的兴衰,刻录着民族发展的轨迹。我们理应珍惜它,保护它。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们既要铭记历史,又要努力奋斗。发展才是硬道理。当今,英国之所以如此隆重欢迎一习一主席,还 不是因为我国现在强大了。英国19世纪时首相帕默斯顿曾说过:“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或盟友,而只有永远的利益。”
诚者斯言!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强大后,中华民族的梦想才能真正实现,流失海外的文物才有可能重回祖国的怀抱。
我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且不说皇家卫队如何威武整齐,也不说金马车如何金碧辉煌,其实真正吸引我眼球的还 是一习一大大夫妇参观白金汉宫女王画廊时的展品。展品包括瓷器、玉器、漆器等,那一件件一精一美的展品,大多是赠物,从古代到当代都有。其中圆形红黑漆盒,是1793年清朝乾隆皇帝赠与英王乔治三世的礼物。这些礼物见证了中国与英国一交一往的悠久历史。这些古代文明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而一同看《新闻联播》的父亲却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在英国的大英图书馆里,保存着无数中国流失的一精一美文物。”爸爸平时喜欢看历史书,我相信他说的不会有错。于是,我从电脑中搜索大英图书馆的藏品。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大英博物馆的电脑资料库中一共记了两万余件中国文物藏品,其中书画、织品等5224件,石、玉、金属文物18355件。光敦煌遗书在中国国内仅存两万件,而于英国大英图书馆的就有1.37万件。这些都是非法从中国得到的。
我向爸爸请教个中原因,爸爸给出的答案是:科技落后,政治腐败。技术落后受制于人,其根源是统治者腐败无能。
我从书中和爸爸的讲述中知道,我国曾是四大文明古国,有伟大的四大发明,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其中如青铜器、翠玉、字画、佛像、陶瓷等是中国古典文明高度发达的具体见证。但遗憾的是鸦片战争的失利和甲午战争的惨败,国力衰弱,无数瑰宝在历史沧桑中流失到了海外。如1860提英法联军一火烧圆园,对园内文物进行了空前洗劫,北京“自元明以来这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到珠宝奇珍,扫地遂尽”。损失是何等惨重啊!
今天,我们在异国他乡的博物馆中,看到从中国流失的大量宝的文物,不知心中会是什么滋味。文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的忠实记录者和传播者,它记载着历史的兴衰,刻录着民族发展的轨迹。我们理应珍惜它,保护它。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们既要铭记历史,又要努力奋斗。发展才是硬道理。当今,英国之所以如此隆重欢迎一习一主席,还 不是因为我国现在强大了。英国19世纪时首相帕默斯顿曾说过:“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或盟友,而只有永远的利益。”
诚者斯言!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强大后,中华民族的梦想才能真正实现,流失海外的文物才有可能重回祖国的怀抱。
我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上一篇:致敬抗战老兵传承红色精神 下一篇:忆往昔,看我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