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记忆中的如歌岁月
时间: 2017-03-12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题记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度,在如河的岁月中,涌现了多少仁人志士。他们用不畏强一暴的斗争一精一神、慷慨赴死的奉献一精一神、同仇敌忾的一团一结一精一神、不屈不挠的自强一一精一神、无私无畏的国际主义一精一神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荡气回肠、流传千古的对敌斗争大合唱。
舍生取义垂汗青
翻开历史的一幕幕画卷,我们看到那个在战火纷飞中的陈宝安。在1939年的南昌会战中,他身先士卒,不畏炮火冲在战斗的最前线。5月6日,这位抗战史上以“熊虎之将”闻名的将军以身殉国。在那之前的,陈宝安面对“凶顽之师”的日军沉着镇定,率领七十九师采用“声东击西,围点打援”的战术成功击退日军……这就是中国的民族之魂:在敌人面前凛危不惧,在士兵面前坚强执着,在困难面前沉着镇定。他的人生虽短犹长,舍身取义、大忠大勇的气节堪为民族典范。他的灵柩旁的两副白幡,形象表达了后人的崇敬之情:“抗日阵亡一缕忠魂捍卫祖国,舍生取义千秋英烈永垂汗青;”“英名留风采愿以正气还 天地,碧血染丹青誓将心身贡献人民。”这是英雄的写照,永远铭记史册。
热血齐倾报国门
翻开历史的一幕幕画卷,我们看到那个以笔为槍的郁达夫。在1937年积极参加各地的抗日活动中,他不顾个人安危,毫不畏惧地奔赴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利用被日军强迫到宪兵部充任翻译的机会掩护支持抗日活动,最后被日军杀害。 这是多么惨烈的一生,没能知道日本的投降就已经迎来了自己的噩耗;这是多么坎坷的一生,在危难之时依然心念祖国的安危。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纪念碑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年年风雨薰花节,热血齐倾烈土坟。今日不弹闲涕泪,挥戈先草册倭文。”这是英雄的赞歌,让人可歌可泣。
大义凛然献真情
翻开历史的一幕幕画卷,我们看到那个舍家为国的茅丽瑛。1938年,她参加中国共产一党一,发起“劝募寒衣联合大公演”和组织“物品慈善义卖”,以救济难民的名义,为新四军战士募集一批棉衣,同时为难民募集救济款。母亲病危,她也无暇照顾。最令我感叹不已的则是她的那一句:“一妈一一妈一,我一爱一你,但我更一爱一祖国 !”她宁愿背负着不孝的罪名,也要去拯救于水火危难之中的祖国。在取得成功时,她收到一封恐吓信,但她并不畏惧,依旧义卖,最后于1939年12月12日晚英勇就义。多么伟大的人啊!她在死前还 惦记着祖国,留下了最后的遗言:“吩咐一切的人,别为我悲伤!我死没有什么关系,我是时刻准备牺牲的。”这是英雄的铮铮铁骨,永驻我心。
历史的车轮已滚滚而去,湮没在时间的洪流里,但那一幅幅慷慨赴死、不屈不挠的画面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它告诉我们什么是山的魏峨、险峻,什么是水的澎湃、娴静,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国人的坚强、无畏!“苟利国家生死也,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中国人永远不变的情怀!这就是永远的中国人!
——题记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度,在如河的岁月中,涌现了多少仁人志士。他们用不畏强一暴的斗争一精一神、慷慨赴死的奉献一精一神、同仇敌忾的一团一结一精一神、不屈不挠的自强一一精一神、无私无畏的国际主义一精一神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荡气回肠、流传千古的对敌斗争大合唱。
舍生取义垂汗青
翻开历史的一幕幕画卷,我们看到那个在战火纷飞中的陈宝安。在1939年的南昌会战中,他身先士卒,不畏炮火冲在战斗的最前线。5月6日,这位抗战史上以“熊虎之将”闻名的将军以身殉国。在那之前的,陈宝安面对“凶顽之师”的日军沉着镇定,率领七十九师采用“声东击西,围点打援”的战术成功击退日军……这就是中国的民族之魂:在敌人面前凛危不惧,在士兵面前坚强执着,在困难面前沉着镇定。他的人生虽短犹长,舍身取义、大忠大勇的气节堪为民族典范。他的灵柩旁的两副白幡,形象表达了后人的崇敬之情:“抗日阵亡一缕忠魂捍卫祖国,舍生取义千秋英烈永垂汗青;”“英名留风采愿以正气还 天地,碧血染丹青誓将心身贡献人民。”这是英雄的写照,永远铭记史册。
热血齐倾报国门
翻开历史的一幕幕画卷,我们看到那个以笔为槍的郁达夫。在1937年积极参加各地的抗日活动中,他不顾个人安危,毫不畏惧地奔赴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利用被日军强迫到宪兵部充任翻译的机会掩护支持抗日活动,最后被日军杀害。 这是多么惨烈的一生,没能知道日本的投降就已经迎来了自己的噩耗;这是多么坎坷的一生,在危难之时依然心念祖国的安危。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纪念碑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年年风雨薰花节,热血齐倾烈土坟。今日不弹闲涕泪,挥戈先草册倭文。”这是英雄的赞歌,让人可歌可泣。
大义凛然献真情
翻开历史的一幕幕画卷,我们看到那个舍家为国的茅丽瑛。1938年,她参加中国共产一党一,发起“劝募寒衣联合大公演”和组织“物品慈善义卖”,以救济难民的名义,为新四军战士募集一批棉衣,同时为难民募集救济款。母亲病危,她也无暇照顾。最令我感叹不已的则是她的那一句:“一妈一一妈一,我一爱一你,但我更一爱一祖国 !”她宁愿背负着不孝的罪名,也要去拯救于水火危难之中的祖国。在取得成功时,她收到一封恐吓信,但她并不畏惧,依旧义卖,最后于1939年12月12日晚英勇就义。多么伟大的人啊!她在死前还 惦记着祖国,留下了最后的遗言:“吩咐一切的人,别为我悲伤!我死没有什么关系,我是时刻准备牺牲的。”这是英雄的铮铮铁骨,永驻我心。
历史的车轮已滚滚而去,湮没在时间的洪流里,但那一幅幅慷慨赴死、不屈不挠的画面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它告诉我们什么是山的魏峨、险峻,什么是水的澎湃、娴静,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国人的坚强、无畏!“苟利国家生死也,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中国人永远不变的情怀!这就是永远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