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土楼作文(2)
从外面看土楼,其形状有方形、扇形、曲尺形等不同形状,然而,它们的内部结构却大致相同。土楼一般是四层的,中间是开阔的天井,一楼是厨房,二楼是贮藏粮食的房间(粮仓),三楼以上才是卧室。
土楼建筑是我们客家人建造的,1000多年前,客家人的祖先从黄河流域迁移到南方的偏僻山区,为了预防那些野兽和盗匪一家当地人的侵拢,他们建筑了这种可以集中居住的、易于防守的城堡式的土楼。
近年来,已有数以万计的中外专家和游客慕名前来考察、观光永定土楼。他们无不称赞客家土楼是“中国古建筑的奇葩”,“世界建筑的瑰宝”。而我,与此同时,也被家乡有这样的土楼群深深地陶醉了。
“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农历大年三十,胡一锦一涛总书记冒着绵绵的春雨走进永定客家土楼,考察土楼旅游的发展。胡一锦一涛总书记的称赞与期许远播海内外,让世遗永定客家土楼再次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们的的瞩目!
美啊!美啊!永定的奇丽土楼,您是我们永定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象征,也是龙岩人民的骄傲,我们为有了您而深感分外的自豪和荣幸!
是呀,是呀,龙岩的风光名胜,奇山秀水,还有很多很多,希望您有机会能来美丽富饶的龙岩细细地品味那些风景名胜!可是,不管怎样,品味龙岩风光的第一站,可一定要到永定的客家土楼群来玩呀!
我一爱一生我养我的母亲,但我更一爱一我这美丽富饶的家园——龙岩永定!
篇七:参观永定土楼
今天,我和外公、外婆、一妈一一妈一来到了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去看土楼。永定县是福建省拥有土楼最多的县,据说永定县大约有20000多座土楼。
土楼的形状主要有圆形、方形、五凤形,另外还有椭圆形、八卦形、半月形、交椅形等等。所有的土楼都是用夯土和石头建成的,不费一砖一钉。所有的土楼,一楼都是灶间,是做饭、用餐和会客的地方;二层则是禾仓,放置各种谷物和农具杂物;三楼以上是卧室,才对外开一孔小窗。所有房间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由一条畅通无阻的走廊把它们连成一个整齐的圆环,或者一个巨大的“口”字。但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去了“土楼王”承启楼所在的高头镇高北村。
我们来到了承启楼楼前,楼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也是承启楼的祖训:“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取对联首字,得名承启楼。承启楼是高头楼群中最著名的,是至今住人最多的土楼,最多时有600多人,现在还住着300多人。承启楼也很庞大,占地5376平方米,直径73米,外墙周长229米,走进楼门厅,发现三环主楼层层叠套,中心位置耸立着一座主堂。承启楼外环楼四层,每层72个房间,第二环两层,每层40个房间,第三环是单层,有32个房间,中心是祖堂。有首顺口溜来形容承启楼:“高四层,楼四圈,上一上一下一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尽沧桑三百年。”
我们离开了承启楼,又去了深远楼、五云楼、世泽楼和五角楼。其中深远楼和五云楼最有名。深远楼是三环式圆楼,直径70米,外环72开间,建于1935年左右。它与其它土楼不同的是:它不像其它土楼有一扇坚固的大门,而是根本没有建过大门,一条窄一窄的通道直通楼内。五云楼是座方楼,建于明代,至今有六百多年历史了,它被称为“不倒楼”,听楼里人讲是因为几百年前发生特大地震,墙体都被震出很大一条裂缝,楼里人都以为楼要倒了,没想到后来裂缝竟然慢慢愈合,只留下淡淡的痕迹。
以前曾听说过土楼,这次亲眼见到了,土楼的建造凝聚了客家人的智慧,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观,我为中国有这样伟大的建筑感到非常的自豪。
篇八:永定一精一典土楼
去年的新年,爸爸带我和全家人一起去永定观看土楼。我听到了这个消息,一蹦三尺高!
“我们到永定了!”我大声喊;。妹妹一听,兴奋得不得了。赶紧打开车门向着一种叫做“半月楼”的方向跑去。
到了“半月楼”妹妹急忙问我:“姐姐!这叫做什么楼呀?”我不慌不忙的对妹妹说:“这叫做“半月楼”,形状像一弓美丽的弯月,故称“半月楼!”
我们走进里头,共有两层,人住在楼下,稻穗和农具放在楼上。一大早,人们就要起床种田,让我们吃到更可口的饭。
我们参观完“半月楼”以后,有去参观了“田螺坑土楼群”。“田螺坑土楼群”由4座圆楼围绕一座方楼构成,犹如梅花盛开,雄奇伟力。土楼旁还有一片片梯田。从远出望去,好像一层层绿色的梯田呈现在我眼前。
土楼我赞美你,我歌颂你!你永远是那么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