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诗句祝福语大全个性签名如何表白英语句子 情书幸福离别

旅游作文

您现在的位置: > 作文 > 旅游作文 >

《重返狼群》观后感

时间: 2023-05-21

《重返狼群》观后感 (一)

《重返狼群》是老师所推荐的一本书,看完之后,那一幕幕仍在脑海中浮荡。

在一次巧合中,作者遇见了一头自幼无亲的小狼。虽然狼在人的刻板印象中是邪恶的象征,但如果没有人愿意收养,很有可能毙命于草原之上或被人进行贩卖,毕竟它实在是太弱小了。好在万物皆有情,作者好心的收留了它,像慈母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在这期间,当然也发生了许多引人发笑的事。

本该在蒙古草原生存的黑狼,来到了城市生活,到底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起初格林还没有一个月大,是一个如小猫一样的小不点儿,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地,尽显出一番憨态可掬之色。几十天过去了,格林已经颇具狼的野性,他的野心也渐渐的展现了出来。不屈、嗜血,再到敢挑战“狼妈”的权威,他们之间的感情仍在一步步升温,但人与狼注定不能共生,分别之日迟早将要到来。放荡不羁的性格也受不住画室的狭小与这城市的喧嚣,它最终的归宿还是那处处吹荡着自由之风的内蒙大草原。

草原上的时光仿佛是冻结的,但日子一天一日的流逝,无拘无束的草原将格林基因中的野性激发,有时作者为了保护它,不让它参加斗争,这虽然符合当今社会的人道主义,但绝对违反狼道。两者之间的感情也在潜移默化的淡化着……

抚养一头小狼的故事固然感人,但在动物的眼中,好人并不是辅助它们生活的人,而是多留一片净土、多留一些自由,才是它们真正渴望的、所追求的。

《重返狼群》观后感 (二)

《重返狼群》是一个在若尔盖草原发生的真实故事,它让我们知道,狼并不是冷酷残忍的动物,它们也有温情脉脉的一面。

2010年,画家李微漪去草原写生,她听说有人捕杀了一只大公狼,母狼知道自己无法养活六只狼崽,于是也吃下猎人的毒药殉情。母狼临死还撕破狼皮,让人们无法拿到它的皮。

微漪即刻赶往捡到狼崽们的牧民家,想要救助这几只狼崽,可当她来到牧民家时,活着的狼崽只剩下了一只奄奄一息的小狼。

她抱着小狼回到了成都,为了不被家里人发现,她自己搬到了别处,与好友亦风一同照顾它。她为小狼取名“格林”,盼望这只小格林也能写出属于它自己《格林童话》。

随着格林的长大,小小的城市再也无法约束它的行动。格林的狼嗥声被邻居举报,迫不得已,微漪和格林又回到了若尔盖草原,在藏獒场暂居。

眼看着格林渐渐融入藏獒们的生活之中,微漪却因为生病而不得不返回成都。在她卧床的几天里,格林不再与藏獒们打闹,每天趴在窗边看着微漪,甚至把自己的食物留给微漪……

十五天后,微漪回到了獒场,她打算让格林回归野外。她带着格林来到狼山,并最终紧跟狼群,让格林回归野外,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

四年后,微漪和亦风回到狼山,想再看一看格林,没想到却发现了一窝狐狸、一对黑颈鹤与一窝小狼。

然而,盗猎者出现了,这三个梦境都接连破灭了。狐狸窝的幸存者搬家了,黑颈鹤离开了,小狼也只剩下了一只……

微漪和亦风通过摄像头发现了格林,原来那窝小狼竟是格林的孩子。当微漪再次见到格林时,格林却本能地与微漪保持一定的距离。

它的孩子们都被人类所杀,无论如何,它都无法再相信人类。微漪曾告诉它,要学会怕人,以后见到人类就快跑,格林牢牢记住了这句话。

微漪不能再打扰格林的生活,为了不再让格林牵挂着她,微漪离开了若尔盖大草原。

《重返狼群》这部书揭开了人类的虚伪面纱,揭露了人性的丑恶。人类残杀野生动物,到头来却说是狼贪婪、残忍。正如微漪在故事的结尾部分所说:

“曾经,幸福围绕在我们身侧的时候,我们却追寻不停,为期待所迷惑,为求之不得而苦恼,可是有些东西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不是人类抛开了隔阂,动物就一定要迎合我们!”

就在这辽阔的若尔盖草原之中,隐藏着一匹草原野狼对人类的爱与恨。

《重返狼群》观后感 (三)

小学时第一次我接触到《重返狼群》这部“狼书”,很快就被吸引住了。小狼格林和“狼女”李微漪的“格林童话”,让我感受到的是跨越物种间真挚的母子情谊。

当得知《重返狼群》拍成了电影,我在第一时间就去看了。电影里一幅幅真实的影像,让我看到了这个调皮的狼孩子逐渐成长为一只真真正正的野狼的全过程。

小狼格林的身世是悲惨的,他的父母相继被人害死,而他成为了这一窝狼崽中唯一幸存的孤儿,也是若尔盖草原狼王唯一的遗孤。他牵动了李微漪的心,也是这个小小的异类孩子,影响了李微漪的一生。她在格林身上倾注了她全部的爱,看到格林第一次自己抓到了猎物,她为之激动;当格林被同类咬伤,她边流泪边心疼的问“疼吗?”人爱自己的孩子并不稀奇,天经地义,但人与狼的母子情深让人更为的感动。

格林对他的“妈妈”也是十分依恋的。李微漪得了肺水肿卧床不起,格林把自己埋在地下的存粮——半只野兔刨出来给她。我们整天说着“白眼狼”“白眼狼”,又岂不是对狼的一种侮辱?

格林身上处处体现着专属于狼的灵性和智慧。看到“妈妈”崴了脚无法走回家,他居然翻山叼着缰绳给“妈妈”牵来了一匹马。这个仅仅几个月大小家伙的智慧让我惊叹。

整部影片最令我感动的是格林母子终于盼来了若尔盖狼群,母子俩在山上告别。山下的亦风却心软了,他一边录像一边在对讲机里和李微漪说:“把他带回来吧,外面太危险了,还有什么比活命更重要呢?我们可以养他一辈子。”但李微漪并没有马上答复,镜头里的她最后一次抱了抱格林,然后就转身离去了。格林看了她最后一眼,慢慢消失在了山头,去找真正属于他的野狼群了。已经走出很远的李微漪回头凝视着越跑越远的“儿子”格林,有些颤抖的回答了亦风:“他的自由。”

的确,如果不给予狼自由的权利,那么他和狗又有什么区别?在格林身上流淌着的,永远是向往自由、充满野性的野狼的热血!格林走了,他给“妈妈”留下的是温暖的回忆。格林是世界上首例由个人训养有成功放生的野狼,这无疑是个奇迹。从2010年到现在,格林已经7岁了。那个如今和同类一起奔跑在大草原上的热血狼儿,愿你一切安好。

在若尔盖草原广阔无垠的天地之间,流转的是豪迈的狼魂和不羁的狼心。人与狼之间传奇动人的“格林童话”,让我难以忘怀。

《重返狼群》观后感 (四)

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重返狼群》这部书使我见证了人与动物间亲如母子般的温情,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同时体会到生命的真谛。

命运·狼魂

格林,它是中国境内唯一一匹由人类养大并成功放归荒野的狼。李微漪,她曾与一只小狼在若尔盖草原共渡生死长达九个月。格林出生时,非法盗猎卷席了狼窝,在人们的努力下,终于救回了一只小狼——格林。缘分使他们不期而遇,也注定了他们不期而遇,也注定了彼此的命运。在汉族人眼中,狼,贪婪,狡诈。而在藏族人眼中,狼调皮,淘气。两种就截然不同的看法,又缔造了多少生命尊严?

童年·如花

如果战狼和天狗的传说是真的,拿狼与藏獒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吗?在藏獒场修正的那段时间里,小格林会见了藏獒的首领,而獒王也接受了这个“外来户”,战狼与天狗,无懈可击的灭了。戏水,掀锅盖,偷葡萄,摸银鱼……小小的格林无师自通,狼的基因并未中断,很多人都认为,狼,是贪婪的,于是便有了“白眼狼”一词。但狼也有柔情的一面,这是鲜为人知的。当作者生病卧床的时候,格林巴自己埋在地下仅存的野兔刨出来给他当食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却做不到,狼的天性是不可泯灭的,顽皮,淘气……格林的狼的基因亦是如此。进入藏獒笼与藏獒争夺食物,断了獠牙,掉了皮毛,仍然坚强;就算是咬下对方的一块皮肉来……狼的血性,骨子里的不屈精神,令我折服;哪怕是饿死,也不会用自由来交换食物。狼是草原的魂,草原是狼的魂。若尔盖草原上,美到天边的格桑花,湛蓝的天空下自由奔跑的动物……

目送·归途

狼群的集结号已响起,拿晚狼山的变幻莫测。格林也该回家了,草原有最广阔的自由,而这自由是狼与天地的契约。分离的那一刻终于到来,一场天地奇迹也将结束。格林走了,留下的只是淡淡的伤感。一转身,一行泪,一滴狼之泪,缓缓地进入脑海。格林回到了本该属于他自己的世界。狼群的嗥歌,伴杂着熟悉的旋律……若尔盖草原上,远山,牧场,牛群……牵成一线流淌的风景,在这圣洁的草原上,仿佛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当幸福就在身边围绕时,我们却追寻不停,被期待所迷惑,为求不得而烦恼,可是有一些东西却不知不觉中失去,就再也回不来了。人们静了,无语,唯有风声……

在看一眼草原,无法言说的哀伤渐渐升起的玻璃窗裁成两半……封住了梦的入口。

——后记

《重返狼群》观后感 (五)

程佳淇

人们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不管任何动物,我们都需都要去保护它,一部电影让我深受启发。

在我们才学完《狼》这篇文言文时,我们应用了两节课实践来看了一部电影《重返狼群》,这篇文章也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主要内容是讲了:格林从一个月大被一家人来养活,到一半时,它们来到了草原上,生活时,遇到的种种困难。到最后重归的狼群。这个故事还让我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母爱是父母来辛勤的哺育我们成长。在这部电影中,女主人把格林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来对待。表现了女主人对她的一种“爱”。顿时让我想起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是:妈妈因过年弄开门红来为了我而挣钱来掏补课费。又特意让姥姥来为我做饭。在这一刻之间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姥姥因腿脚不便利,来了为我做饭。妈妈每天晚上回来都在七八点以后,一切都是为了我。周六或周日也不罢休。每天对我的嘱咐都在。希望我能不辜负她对我的一切希望。

在这部电影中,看出了母爱太伟大了。在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类似的一切事情。

真的是母爱太伟大了。

《重返狼群》观后感 (六)

寒假和爸爸一起共读《重返狼群》,它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返狼群》讲述了一个温馨的故事,作者李微漪在若尔盖草原写生时,听到藏民们与狼搏斗的种种故事,出于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作者千方打听,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小狼取名格林,作者带着这个野孩子,回到了属于人类的“森林”——繁华都市成都,决定把格林抚养大。当格林渐渐长大,繁华的人类“森林”中不再有格林的一席之地,作者又决定带着格林回到了他的家——若尔盖草原,野化并放生。

毫无荒野生存技能的格林,是不被大自然所接受的。

作者从最简单的狩猎开始,一步步教他生存的法则,教这个野孩子茫茫荒原的生存法则,随着时间的流逝,作者的身份不知不觉从老师变成了这个野孩子的负担,最后,作者将这个原属于荒野的孩子,重新送回荒野之中。

自然

在这本书中,其中的特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只来源于荒野的狼,一个在城市中生活的野丫头,在若尔盖草原相遇,最后又在若尔盖草原上分离,磕磕绊绊,兜兜转转,最后一起回到起点。人与狼,几千年来在一刻不停的争斗,为自身搏得生存的空间。若说时间是一个转盘,人和狼则是其中一个个的零件,在小狼格林野化的过程中,被马蜂蛰,掉进池塘,咬电线,蹦女儿墙,招惹藏獒,追狐狸,戏渡鸦……一次次有惊有险的经历中,他渐渐长大,成熟,显现出属于自己的风采。

小狼格林在长大,但若尔盖在衰老,过度放牧,规划整齐的高速公路,沙化的草地,浑浊的河水上尽是废弃的垃圾,用毒药一窝端旱濑,铁爪式的捕兽夹和高倍镜的猎枪,狼也学会了更多的技巧,虚张声势,智取牦牛群,以猎物的优势反向捕猎,改变自身的生活习性……人在变,狼也在变,但自然却一如既往……

这也像极了现在的我们。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数的信息正朝我们涌来。我们有手机有电脑。有一个更加年轻的大脑。而家长却不是,他们有着自己的工作,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疲惫,属于他们的生活。当他们兴致勃勃用他们的方法了解我们的生活时,我们总是因为他们跟不上自己的脚步而拒绝。事实上,家长并不是不想跟上,而是他们的速度太慢,赶得气喘吁吁赶不上我们。曾经看过一句话,别慌,月亮也在大海的某处迷茫。又有人说,我们是不是走的太急了,该停下来等等自己的灵魂。

我在家中跟父母的关系说还可以,也不算太好。有时候也因为自己费尽口舌跟家长解释,家长还是一知半解。有几次,看到父母眼中那悄悄逝去的失落。自己也心如刀割。我尝试着放慢脚步……走着走着。就像他们当年等着我们。

自由

曾经一个女作家说,草原上本没有路,只要随便一指,那就是路,不管是东西,还是南北,不论是夏天还是冬天,草原上,路根本就不是问题。草原的自由,是由草原的路所决定的,如果有一天,草原上的路,被笔直坚固、不可随意更改的高速公路所取代,那我们将不再拥有自由的草原,也无法理解,自由这个含义了。

自由是什么?对于狼来说可能就是,在无边无尽的森林或草原中奔驰,每天睁眼能看见一片绿,耳朵可以听见风拂过叶子的声音,可以闻到,自己心心念念猎物的味道,奔跑起来,草地在自己的脚下颤栗,泥土在它的身边飞腾,草原上的风,狂野的刮过脸颊,炯炯有神的狼眼,一刻不停的搜查着附近的猎物。生存竞争是残酷——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搏斗,为自身继续存在而搏斗。狼早已懂得这一点,他们只遵循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这是谁也无法阻挡的。狼,野性不必掩饰,贪婪无需伪装,他”横眉冷对”人们的憎恶与诅咒,长歌声中,独步荒野,在月下吟唱着属于他们的乐章。

人呢?对于一个正在上班族来说,自由就是朝九晚五的下班,倒在床上刷着手机,尽情的发泄着自己的疲倦;作为一个学生,自由就是考试能考个好分数,家长就能放心,给我们一小块自由的空间。

曾经有人跟我吐槽,说做人还不如做动物,最好就去做只狼,每天到处野。但我不这么认为,狼也有属于他们的社会,也有属于他们的苦衷,也有属于他们的危险与任务……狼也有叹息的时候,他只不过是有一颗常人无法理解的心罢了……

那么,对于我来说,自由又是什么呢?是照自己的心情来,还是一步一步的约束自己;是随心所欲为了自己的梦想,奋发前进,撞到南墙也不回头,还是一步一步过上朝九晚五的生活?我不知道,我也不敢去想。有人说,一个人所谓的成长,就是敢和人性中的弱点作斗争,敢于和内心的声音做斗争。那么我呢,从小到大做事都是懒散的,能够躲避就是躲避,从不想去怎么解决它,遇到老师布置的任务,永远都只会推卸,推卸,再推卸;同学要求的事情,永远都是嘴上说着,但实际上却不付出任何的行动……

正如作家毕飞宇曾说人呢,一生要做的事情就是和自己做斗争,大多数的时候所谓听从内心的声音,还不如敞开它,脚踏实地的做点事情,很快,我这懒散的性格,也为我自己带来了许多麻烦,上初中之后,学科猛然增多,大量的作业向我扑来,我因为懒散而没有来得将每一项作业都认真完成,有些作业也是草草了事,匆匆交上。几次大考作业增多,本来就多的作业,更是让人难以完成,我的成绩也开始下滑,父母很焦虑,没有几个月头发变白了许多。我也开始一步步规划起自己的生活,是逼迫自己的效率变得更高,然而,这长年积累下来的顽疾,哪有说改就改的效率……

《重返狼群》这本书教给了我很多很多,也教给了我最重要的一点——把握好属于你的自由。

《重返狼群》观后感 (七)

茫茫的若尔盖大草原,不是老舍眼里的草原,刺骨的风在草原呼啸,狼群的集结号在草原奏响,荡气回肠!你侧耳倾听,“嗷呜——黄花”。咦,怎么有“黄花”的声音?其实,这些特殊的号声,演绎着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十年前的某一天,小狼格林被作者李微漪带回了成都,它渐渐长大,李微漪便将它放回大草原。你也许不会相信,在成都这样的大城市养狼?我喜欢《重返狼群》,因为它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读完书,我常想:李微漪瞒着父母,花了大量财力和精力养狼,还因此而吃尽了苦头,她紧紧是为了养狼让自己开心吗?我想不是。她是想让那些屠夫明白狼牙、狼髀石、狼舌头的确名贵,但狼是草原的魂魄,狼更是野性的象征!狼是一种很有爱心的动物,当李微漪得了可怕的胃水肿的时候,是小狼格林给她送去野兔。就算是人类,也不一定会把自己的口粮让给别人而自己忍受饥肠辘辘!小时候,童话里的狼是狡诈的;长大了,真实故事中的狼是多样的,它们不会像童话里的狼那样吃健康的小羊,它们只会像真正的草原卫士一样吃生病的牛羊。我喜欢《重返狼群》,因为它写出了狼的本性。

书的最后,李微漪说:“孩子,走吧,一定要活下去……”这,是信任,更是期望。

茫茫的若尔盖大草原,当牧民的歌声响起,狼儿啊,不用害怕,那是在歌颂你;茫茫的若尔盖大草原,当牧民的篝火点燃,狼儿啊,不用害怕,那是他们在讨论如何为你创建保护区;夜幕中的若尔盖,当点点狼眼中闪烁着磷火,牧民啊,不用害怕,那是狼儿赐予你们的祝福,这祝福,胜过狼髀石!

《重返狼群》我喜欢,因为它真实,更因为这是作者和格林共同谱写的一首感人至深的人狼传奇。

《重返狼群》观后感 (八)

起初《重返狼群》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真实,然而,随着第二部的情节发展我愈发希望:这本真实的小说是虚构的,从未发生过。

拿到书,土黄的封面让我对它没有一丁点好感,可这不正代表着沙化的草原吗?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李微漪在放狼七百多个日夜后,听说格林(她放养的小狼)被抓后,历经一年与狼仔——格林重逢的故事。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个场景:盗猎者(捕捉野生动物换取高价的人)——冯汉川家中成千上万只旱獭(又名土拨鼠,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活活冻死,626只狼头皮制成的“百狼袍”就这样有泪无珠……听索朗(动物保护区的工作者)说,为了让狼皮好看,一般是把狼麻醉后就活生生从它们身上把皮扒下来,狼逃走后,跑着跑着,发现自己没有皮了,活活冻死……

这不禁让我想起李微漪和姜戎的一段对话:

——“四十年前的内蒙古真的那么美,真的有过那么多狼群吗?”

——“四十年后,不,也许十年后,人们会遇到与你同样的问题。”

据统计,每一个小时就有一类生物灭绝,每一分钟就有一个动物从地球上永远的消失……

人们为了观看,把动物抓进动物园里,可那是动物们的归宿吗?不!草原和森林才是呀!我们听不到动物的哭泣,人们为了利益不断向地球剥削……

对于草原上的牧民,草原是他们的“命”,可对于城里的人呢?什么是“命”?宽敞的房子?优越的汽车?高薪水的工作?强大的电子设备?高档的奢侈品?无所不能的金钱?看着被大风刮蓝的天空,光秃秃的树枝上塑料袋哗哗作响,答案似乎在嘴边呼之欲出……

狼已成为传说,请不要再让诺尔盖草原和那里的其它生灵也成为传说。

《重返狼群》观后感 (九)

“呜—呜—呜—”,一声声狼嚎在耳边回荡着,那是狼在为自己死去的家人伤心地哀嚎,为自己的家园被人类破坏而愤怒地吼叫,为自己反抗并且逃避不了人类而无奈地哭诉。

狼群生存其实只需要几亩土地和一些病死的牛羊,可是一些伪君子嘴上说得好听:“饿狼吃牲畜!”心里却盘算着“一头狼,狼皮值多少钱?狼牙值多少钱?狼舌值多少钱……”

当我看到小狼“格林”为自己生病的人类妈妈狩猎时,我为此感到深深的震憾。人们都认为狼是凶狠的,它们的字典里没有分享二字,可它却把唯一的食物分了一半给妈妈。前几天,我在电视里看到,子女把生病的父母赶出家门,让老人无家可归,流落街头。这时候我就想:这些人连狼都不如。

书中还有一条狗,表面上佯装帮主人去放羊,背地里却咬了羊一口,然后嫁祸给狼。狗给我们的印象总是忠厚老实的,值得人们信赖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狗已经丢掉了它的本分,变得自私而贪婪,真是狗不可貌相。

我常常想:偷猎者为什么要那么做?它们的行为已经毁灭了无数个“家庭”,就为了那一点点蝇头小利,去破坏生态,去杀害无辜的动物,他们和恶兽又有何区别?

《重返狼群》观后感 (十)

爱与自由

有时候,只是漫不经心的打开一本书,却渐渐被书中的内容彻底地揪住了心。《让我陪你重返狼群》,便是在一个闲暇的夜晚激荡了我的心弦。

书中并没有多少曲折复杂的情节,从书名中便可略知一二。该书以作者的视角,向读者娓娓道来。她在诺尔盖大草原写生的时候,因机缘巧合,救下了一只奄奄一息的小狼,从此视它为亲子,抚养它,训练它,可终究繁华的都市给不了小狼真正的自由和快乐。于是她带着小狼重返故土,历尽千辛万苦,不离不弃,终于让小狼重返了狼群。这是一个来自神秘草原的真实故事,更是一段谱写爱与自由的奇迹乐章。

在当今这个浮华的社会里,这本书平淡而朴实的语言更是显得独树一帜。既没有什么花哨的技艺,也没有给读者设置什么悬念,可它依然像流水一般推动着读者的内心,无处不在的“母子”之情丝线般缠绕在心头。小狼格林向往自由的执着吸引了我的目光,作者追求自由的勇气和胆识过人的智慧,无不令我肃然起敬。这本书还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丽、真实的大自然:草原的险象丛生,万物的生存法则,人性的丑恶与善良……

相信一提起狼,大家立马会想起一副丑陋凶恶的嘴脸,随之而来的便是“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等诸如此类的成语。可有谁曾想过,有那么一只名叫格林的小狼,在吃羊吃兔时会给妈妈留下一条腿,在妈妈病倒时会在窗前日夜守候,在妈妈遇到藏狗追咬时毫不犹豫地拼尽全力挺身救护。而这所谓的妈妈只不过是一个抚养它数月的人类。我想问这普天之下的人们,你们都能像小狼格林一样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自己的父母吗?恐怕不全能,人类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冥冥之中,有些人与人之间及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情感和牵绊,也在渐渐淡化着。这些人失去的不止是情感,更是一颗原本真诚、善良的真心,在岁月的雕刻下被打磨得更冷漠、更自私。这让我很迷茫:生而为人,可是有些人的行为还不如这条名叫格林的小狼。

看动物,人们总是认为它们只知道温饱冷暖仅此而已,所以死了就死了。我们也常常听到“人命关天”这个成语,言下之意动物的生命就不那么重要了。当我看到此书中人狼和谐的一幕幕画卷,在感动我的同时,也给我带来冷峻的思考:我们是否应该对同类、对动物、对大自然多一点关爱,多一份善良;少一份冷漠,少一份自私。我们不妨假设一下若人类真正与一切和谐共处,不再包藏祸心,对天地万物充满爱护的时候,该是怎样一个美好的世界啊!那么我们何不以此为目标,每天迈出微不足道的一小步呢?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苦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古往今来,有多少为了追求自由而发生动人心弦的故事,又有多少歌颂自由的名言?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自由是无论人还是动物都心向往之的一曲圣歌。狼,是自然界中对自由向往最甚的动物之一。书中尤其是送小狼格林去动物园的那一段令我刻骨铭心。可是人们从来没有深思过,这些动物都是从哪里来,它们是怎么来的,它们被关在这里的意义是什么,它们真的像我们以为的那样快乐吗?狼身可囚,狼心难困!安全而结实的玻璃墙也许符合了人道,却不符合狼道,你看那玻璃墙上满目疮痍的抓痕,都是对人类拘束自由的无声指控。庆幸小狼格林能有这样的好“妈妈”,带着它去找回属于狼的自由与与尊严。

这不禁使我想到了我们千千万万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他们在给我们拼命报辅导班和兴趣班时,是否真正思考过我们孩子内心的意愿,我们的爱好与特长是什么,我们内心所求的“自由”是什么!如果莫扎特的父亲强迫他去当文学家,梵高的家人让他放下画笔,那么这个世界我们总感觉缺少着什么。

当然自由意味着要独自面对着风雪,美好的背后又要有多少艰辛的付出。也许旁人不知,只有实实在在地体会过,才能真正的明白这一切的宝贵,要懂得珍惜。

但愿爱与自由的交响曲,永远不会停……

上一篇:三顾茅庐观后感二百字左右 下一篇:没有了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