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诗句祝福语大全个性签名如何表白英语句子 情书幸福离别

春节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作文 > 主题作文 > 春节 >

过年趣事作文1500字

时间: 2017-03-13

  传统的过年是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开始,到来年的正月十五日结束的。这与我国自古以来是农耕社会有很大的关系。从过年的时间顺序上,可以分为祭灶神、除尘、谢佛、贴春联和挂年画、除夕、拜年、元宵这七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此外还有正月舞狮、社戏等活动。


            祭灶神、除尘与谢佛、贴春联

  相传,在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灶神上天向天庭汇报一年的工作。人们认为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一家人来年的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日,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

  有的地方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在灶神接回来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

  在我们玉山地区欢迎灶神回来的方式主要是除尘,以大搞卫生的方式给灶神好感和惊喜的。除尘的时间定在腊月二十四日,这天灶神在天庭汇报工作,不会因为除尘将满屋子搞得到处都是灰尘,影响灶神的心情,给灶神带去不好的印象,还可以在灶神回来的时候带来面目一新的感觉。

  除尘主要是将所有的房间彻底清扫一遍,老百姓称之为“扫尘”“掸尘”。通常先将墙壁上下打扫干净之后,再擦洗桌椅、冲洗地面,用干净、整洁、亮堂来迎接灶神和新年的到来。

  家里打扫干净后,还要给灶神贴上灶联。一般的灶联有: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横批是幸福;也有写: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

  除尘以后,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挂年画。以前是有神必贴,有门必贴,每物必贴,数量多,内容全。现在农村一般只有在主要的门上贴春联,有的人家主要门上也不贴了。贴春联挂年画这个传统虽保留了下来,但重视程度远不如以前了。

  贴好春联以后,在除夕前需选一个黄道吉日谢佛,祈求神佛在来年能保佑一家老少的幸福安康。这是农耕社会人们对自然的敬仰,对自然赋予人们美好生活的感恩和期盼,现在科学发展了,人们仍保留着这份朴素的感恩自然之心。

  供品一般有猪头、刀条肉、猪尾巴,整鸡、豆腐、米饭、水果、酒、茶等。谢佛一般由成年男子主持,由年长的家长带领一家老少集体举行。在祭拜前需三根清香请佛赴席,然后在家长的带领下每个人都向神佛祈求来年的吉祥如意,待神佛酒足饭饱后需鸣放鞭炮欢送到下一家去接受人们虔诚的祈福。

               除夕与正月初一

  除夕这天本地的风俗主要是请祖先和守岁。

  请祖先,一般在晚上吃晚饭时进行。在请祖先到来前,桌上除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外,还要准备十二个小碗,左右各六个,三个三个排成二排,然后在祖先请来后一个小碗里倒上酒,一个小碗里放上米饭和菜,一一对应,米饭和盛酒的小碗上面横放一双筷子。十二个小碗排成左右六对的意思是宴请的是祖上三辈先人。

  请祖先首先要由男主人点上三根香到家门口外请祖先来参加宴席,待祖先接到家入座后,男主人开始简单介绍宴请的原由,接下来向祖先汇报一年来的收获和喜事,汇报完一年的情况后进行祈福,祈求祖先保佑一家人来年的平安幸福。在这个过程中,需分三次斟酒,三次加饭加菜,酒过三巡后,开始烧纸钱,相当于吃饭后每人发一个“红包”。

  祖先酒足饭饱后,是送祖先回家。一般男主人会从每份祭品上拧下一小块,在六个放饭菜的小碗中分别放置,另六个小碗中分别添酒,最后把六个小碗里的饭菜汇合到一个碗中,另六个小碗中的酒也汇合到一个碗中,带上三根香和盛有米饭、酒的小碗送到门口,话别一番后,放一串鞭炮,意为送祖宗“返回”。

  按古礼需送到村口的交叉路口为止,让祖先高高兴兴地回家。在去欢送的人还没有回家前,需将宴请祖先时摆放的凳子移动一下位置,意思是没有离开的祖先也可以离席了。等到欢送祖先的人回来后,叫上躲在一旁的未成年人,大家就可以就餐了。

  年夜饭后是守岁。守岁时,若有小孩的,家长会给小孩一个小红包,作为压岁钱。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守岁守的越久,表示来年越顺。其实,守岁的目的是为了总结过去计划未来,一年到头了是需要盘算盘算一年来的业绩和得失了。

  除夕夜的关门和正月初一的开门都是需根据一家之主的生辰八字选择时间的。除夕夜关门时一般是要放鞭炮的,正月初一开门时也需要放鞭炮,俗称开门炮。

  正月初一的早、中、晚三餐的饮食,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农耕社会的特点。这天,一般早饭吃玉米羹,羹同耕同音;中饭吃种子,种同种田的种同音同字;晚饭吃米饭,意思是先耕耘后播种,才有饭吃。

  初一祈福,也是本地过年的传统文化。正月初一那天胡宅乡下周、岭头、横路、胡宅等村的男女老少几乎都到利国寺祈福求签,人山人海;玉峰一带的张村、浮牌、元里、铁店、马塘则到茶场庙上香祈福;岭口、新艳、隔水一片有拜珍珠山胡公的习俗等。

  正月初一除了到周边较大的寺庙道观上香祈福外,许多人还要到自己本村的本保土地庙上进行上香祈福,祈求本村本地的神灵保佑一家人本年的幸福安康。

  这天,除了祈神求佛祈求吉祥外,一般是不外出的,也不互相串门,旧时有已经分家的兄弟到老大家一起喝茶的传统,要外出时家里是不能关门的,并且需留一个人在家。

  从正月初一开始整个正月不管大人小孩都不能说不吉利不文明的语言,需说“彩话”。这是民间对平时养成的不文明语言的纠正,与国家创导的五讲四美三热爱中的语言美是相一致的。


                拜年和元宵节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也是一种辞旧迎新的形式。这几年,因采用了网络等通讯方式的便捷化,电话、短信、微信、视频拜年的方式在逐年的增加,改变了以往远方的人采用书信、明信片等方式的新年问好和祝福。

  传统的拜年从形式上大致可分为四类:走亲戚,初二一定要到岳父、岳母家拜年等,这种拜年还要带些礼物;礼节性的拜访,指到同事家、一般朋友家拜年,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气话就要告辞;感谢性的拜访,凡是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意;串门式的拜访,这主要是针对左邻右舍的街坊,平常没什么交往,逢年过节互相问候一下。

  正月初一的拜年,是拜“新年”,一般是刚过世的人的直系女儿等到娘家拜年,那家的春联通常是贴蓝纸黑字带有怀念色彩内容的对联,不贴红纸黑字的春联,这个习俗有些地方还保留着。

  拜年时,一般主人会热情的接待去拜年的人,泡茶、烧点心,吃饭是少不了的。旧时,有这样的习俗,喝茶吃点心吃饭时是不能吃喝的一点不留的,都要留一点,寓意为大家都年年有余,日日有余,餐餐有余,时时有余。现在这个习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在逐渐地改变,年轻人已经基本不讲究这些了。

  亲戚间拜年,带有十岁以下的小孩到长辈处拜访时,长辈一般要包红包给小孩。

  在农村过年一般是过到元宵节,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是祭月、赏月的日子,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这是传统新春定义的最后一天。

  那天,许多村庄有吃汤圆和舞龙灯的传统。有些地方有元宵灯谜,前些年在乡镇文化馆有举办元宵节象棋、书画等民间性的比赛。我的老家这一天也是家禽家畜的节日,主人会炒些大豆、爆米花等给鸡等家禽吃。过了元宵节,各行各业的人,该出门的出门挣钱去了,该下地劳动的下地干活了,又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

  (本文是初中一年级的寒假作业,已经参与县宣传部组织的“记得住乡愁”征文)

上一篇:过年包饺子作文450字 下一篇:没有了

深度阅读